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

2024-01-15 09:46:32    来源:四川农村    

09475607326009754_31.png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扎实推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。在去年年底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,强调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”作为全国农业大省、粮食主产省,四川要锚定“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‘天府粮仓’”目标,落实“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”要求,加快建设农业强省,有力有效推进乡村振兴,努力实现农业全面升级、农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。

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,稳定粮食播种面积,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,坚决遏制各类耕地“非农化”,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,良田好土优先种粮,果树苗木尽量上山上坡。实施分类、分区域、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,提升耕地地力等级,并加大管护力度。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,深入推进种业振兴,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,强化农业科技支撑。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,完善价格、补贴、保险“三位一体”政策体系。制止“舌尖上的浪费”,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。抓好大豆和油料生产,稳定生猪生产,保障“菜篮子”产品供给。

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。坚持产业兴农、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,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。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,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,着力推动园区提质增效,聚焦优势特色,擦亮“川字号”金字招牌。坚持农业绿色发展,发展种养结合、生态循环农业,发挥资源优势特色,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。完善农产品产后初加工基础设施,提高乡村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,增加附加值。开发农业多种功能,挖掘乡村多元价值,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集群发展,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。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、建设产业强镇,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。

提升乡村建设水平。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蕴含的发展理念、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,聚焦小切口,锲而不舍、久久为功,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。坚持改造、保护、新建相结合,数量服从质量、进度服从实效,注重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。优化村庄布局、产业结构、公共服务配置,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、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,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加强数字乡村建设,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。

提升乡村治理水平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,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。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,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“四议两公开”制度。全面培训提高村班子领导乡村振兴能力,不断优化带头人队伍,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。加强平安乡村建设,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,关爱农村儿童和老人,加快农村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。聚焦集体经济发展壮大,夯实共同富裕基本单元,推动自治德治法治融合,激活农村发展活力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抓好农耕文化保护传承,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,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。做好对村党组织、自治组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监督管理与激励关爱工作,抓好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专项整治。

加强农村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。做好乡村人才“引、育、留、用”,推动乡村本土人才、引进人才、专业人才共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。持续创新人才培养、引进、使用以及扶持激励保障政策,激励引导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广阔天地上大显身手。强化高素质农民培育,引导当好乡村振兴“领头雁”,推进新农科建设,大力培养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。加强“三农”干部教育培训,打造一支敢打硬仗、能打硬仗的“三农”工作队伍,改进方式方法,大兴调研之风。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,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,统筹优化考核评估。

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持续打好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。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,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废旧农膜分类处置,聚焦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区域强化系统治理。构建农村绿色低碳产业体系,健全农业农村生态治理制度,形成乡村绿色生活方式,走农业农村生态优先、绿色低碳发展道路。统筹推进乡村路水电气讯“五网共建”,接续实施农村“厕所革命”整村项目,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效,合力抓好清洁田园、绿色家园、美丽乡村建设。

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。探索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合理配置的制度机制,加快推动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。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,探索创新服务模式,大力示范推广全程托管、整村托管,逐步把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。全面完善农村产权制度,激发农村内生动力,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,完善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。守牢农村宅基地改革底线,防范各类风险。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,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。贯彻落实《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》,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。

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。紧紧扭住“人、地、钱”三个关节点,有序引导各类人才到农村、资金到农村,让农村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。增强城乡经济联系,畅通城乡经济循环,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,助力农业强、农村旺、农民富。全力缩小基础设施“硬差距”,加快填补公共服务“软落差”,逐步缩小城乡生活品质差异。强化党建引领、文明善治、法治保障,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、法治化、数字化水平。

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,不断增强脱贫群众和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。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,强化产业和就业帮扶,健全联农带农益农机制,提高帮扶实效;对无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,及时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,进一步提升监测帮扶和风险消除效率。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(村)支持政策,深化东西部协作、定点帮扶、省内对口帮扶、教育医疗科技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、驻村帮扶等。推进探索脱贫地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,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。

[编辑:殷实]

相关新闻

声明

1、凡本网注明“城市金融报社・中国城乡发展融合中心”/中国城乡发展网,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),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来源。

2、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电话:010-60200664

网站简介|版权声明|免责声明|加盟合作|招聘英才|联系我们|人员查询
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111号中科万邦大厦323室邮编:102600服务热线:010-60200664投稿邮箱:zgcx2023zs@163.com

法律顾问:北京市律通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 郑中臣
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:(总)网出证(陕)字第011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京)字第17211号

Copyright © cx.csjrw.cn.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7004592号-1